公司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221  2025-09-04 13:32:43

2025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体悟国情省情,锤炼过硬本领,勇担时代使命,根据校团委《关于开展2025年老员工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7月25日—8月15日,公司党总支书记赵雷、分团委书记周思文、公司全体辅导员带领部分员工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沈阳市、大连市、阜新市、朝阳市开展2025年老员工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总结如下:

观朝阳发展赴实践之约

7月25日,yl23455永利“朝阳映下”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朝阳市参加“万名学子看朝阳”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先后走进朝阳经开区智能装备企业、区域产业创新园区,通过实地参观智能化生产线、聆听企业技术骨干讲解,深入了解当地机械制造产业的升级路径与创新成果;同时围绕“区域经济振兴与人才需求”“机械技术如何赋能传统产业”等话题与当地干部、企业代表交流,实践团队结合公司学科优势,引导同学们将专业知识与朝阳发展实际结合思考。此次活动让同学们不仅直观感受了朝阳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更对“学以所用、服务地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未来职业规划与实践方向锚定了目标。


 


踏彰武沙海望万亩松林

8月10日,“邂逅彰武,沙海红心”实践团奔赴阜新市彰武县,开展“学习治沙精神”主题实践。在固沙所治沙成果展馆,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展品与影像资料,同学们系统学习了三代治沙人“向沙宣战、植绿固沙”的奋斗历程,深刻体会从“沙进人退”到“林海连绵”的生态奇迹。随后,实践团走进万亩松林,踩着沙土穿行林间,近距离观察固沙植物生长状态;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登上守望塔,极目远眺连片林海,直观感受治沙成果的壮阔。实践团结合实践内容,思考“机械技术如何优化治沙设备、提升固沙效率”,让大家在感悟治沙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学习与生态保护的结合点,厚植了“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的责任担当。


 


翰墨润童心文化传薪火

8月10日,“墨耕社区,书韵启航”实践团抵达大连市普兰店古城社区,开展“书法进社区”公益课活动。志愿者们提前备好毛笔、宣纸与墨汁,以“一笔一划学书法,一言一行传文化”为主题,先为社区小朋友们细致讲解毛笔执笔姿势、横撇竖捺等基本笔画写法,再通过“临摹简单汉字”“书写吉祥词语”等趣味环节激发兴趣。过程中,志愿者们耐心纠正孩子们的握笔手势,手把手指导运笔力度,还结合机械工程“精准操作”的思维,用“像调试机械零件一样控制毛笔”的生动比喻帮助理解。活动尾声,孩子们纷纷展示“我爱中国”“好好学习”等书法作品,稚嫩字迹里满是成就感。此次公益课不仅让传统文化在社区落地生根,更让同学们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青春力量传递文化温暖。


 


览工业瑰宝立报国之志

8月20日,“薪火逐光”实践团走进辽宁工业博物馆,开展“探寻工业历史,传承制造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依次参观了“工业起步”“技术攻坚”“产业腾飞”等展区,近距离观摩了从蒸汽机车、老式机床到现代智能机械臂等千余件工业文物,通过实物、图片与多媒体展陈,系统梳理了辽宁从清末民初的工业萌芽到成为新中国“工业摇篮”的发展脉络,深入了解了鞍钢、沈鼓等知名企业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辉煌成就与攻坚克难的奋斗故事。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所学,与博物馆技术人员围绕“传统制造设备的技术革新”“工业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等问题展开交流,还现场模拟操作了复原的老式车床,亲身体验工业生产的“精度”与“力度”。实践尾声,大家围绕“新时代机械学子的使命担当”开展座谈,纷纷表示将从辽宁工业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把“严谨务实、追求卓越”的工业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此次实践不仅让同学们筑牢了工业文化根基,更坚定了“扎根制造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的理想信念。

集团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二西路30号
邮编:110167   电话:024-31679767/31969585
Copyright © yl23455永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辽ICP备11020003号-1
  • 微信平台
  • 抖音平台
  • 微博平台